湖南省多措并举推进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凝心聚力营造生育友好环境
新型婚育文化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湖南省计生协深入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人口工作总体部署,主动适应生育政策调整和人口发展新形势,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服务质量,扎实构建新型婚育文化,为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一、坚持统筹推进
——高位推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将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纳入优化生育支持体系。联合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出台《2025年优化生育政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将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纳入重要内容,明确资金标准按人口规模划拨,从制度层面保障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陈文浩会长亲自牵头,带队先后赴长沙、常德、岳阳、永州等地调研,与地方党政负责同志交流讨论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推动工作走深走实。省计生协确定长沙浏阳市、湘潭湘乡市、岳阳岳阳楼区、常德鼎城区、永州新田县等5个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区),与当地党委、政府签订计生协综合改革试点协议,将新型婚育文化宣传作为县级计生协综合改革六项重点任务之一,压实地方责任,形成政策、资金、执行一体联动的“行动策略”。省财政明确按照常住人口50万人及以上的县市区10万元、50万人以下县市区5万元的标准,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中统筹安排生育政策宣传咨询专项经费。
——项目带动。强化“项目思维”,推动工作落实。近年来,省计生协指导益阳、长沙、郴州、岳阳等开展中国计生协新型婚育文化建设试点项目。安排经费600多万元在14个市(州)建设新型婚育文化项目点80个。各级各地同步开展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累计实施项目315个,全省基本构建起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项目推动模式。长沙、益阳、郴州等市取得良好成效,打造出众多工作亮点,成为婚育文化建设“湖南模式”的典型代表。
——协同联动。强化部门联动,凝聚强大合力。在“5·29会员活动日”期间,与省妇联、团省委联合发出《倡导新型婚育文化,共创幸福美好生活》倡议书。连续4年与省妇联、省卫生健康委、省体育局等单位联合组织全省妇女健康运动会,向全社会倡导尊重生育、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夫妻共育的新型婚育文化。省协会机关带动11个县(市、区)和3个高校同步开展新型婚育文化建设课题研究,形成了1篇重点调研报告和2个子课题报告,全面梳理当前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融合驱动。加强整合融合,丰富文化内涵。注重生育友好社会建设与青年友好城市创建相结合、与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相融合,将青年友好和婚恋元素融入城市街区,会同各方打造开福区潮宗街等受年轻人欢迎的“城市会客厅”,大力营造“青年友好”环境氛围,为年轻人创造有发展、有活力、有潮味的工作、生活、社交空间,助力长沙等地将“网红流量”转换为“留湘存量”“生活质量”,提振青年群体定居和婚育意愿。
二、坚持创新推进
——创新文艺作品。融合传统文化与婚育主题,创作一批接地气、有温度的新兴文艺作品。益阳市《婚育新风尚》花鼓戏倡导抵制高价彩礼、婚事简办;常德市丝弦作品《新婚缘》、祁阳市传统戏曲祁阳小调《不要彩礼要幸福》等倡导适龄婚育、优生优育,破除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好评。湖南师范大学《海棠花祭》参加中国计生协“我青春 我健康”经典诵读大赛,荣获一等奖。
——创新宣传阵地。依托风景名胜。长沙市在历史文化街区潮宗街打造新型婚育“文化街+嫁校”,在望城区铜官窑国风乐园打造“文化+产业”融合模式,郴州市在千年古街裕后街打造新型婚育文化宣传阵地,张家界武陵源区在旅游区推出十大爱情主题产品,湘西州在吉首市德夯风景名胜区打造新型婚育文化主题公园,形成独特的婚恋旅游品牌,有效扩大新型婚育文化宣传影响力。满足群众需求。郴州市开通新型婚育文化宣传公交专线;岳阳市打造人才公寓婚育文化基地;株洲市打造“幸福家庭引航工作站”;长沙市开辟婚恋咨询室,派驻专业师资团队为单身青年提供婚恋咨询服务;湘潭市定期在交通广播频道推出婚育新风宣传内容;益阳市在六个示范乡镇打造新型婚育文化宣传街(园),致力于推动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弘扬积极正向、文明健康的新时代婚育文化。整合宣传资源。利用全省青春健康服务阵地、会员之家、家庭健康服务中心、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向日葵亲子小屋”等阵地,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新型婚育文化宣传活动。
——创新活动形式。紧扣“5·29会员活动日”“7·11世界人口日”等重要节点,全省联动开展主题宣传月、文化节、知识讲座、科普展会、相亲联谊等系列活动。长沙市连续举办两届新型婚育文化节,集主题研讨会、科普讲座、互动活动、文化展会于一体,将交友、助孕、育儿服务串珠成链,打造沉浸式、一站式婚育服务体验,广受群众欢迎。永州蓝山县与广州联动举办新时代婚育文化服务活动,打造全新的“湘粤互动”宣传新范式,推动区域合作共享。怀化会同县与贵州天柱县携手开展“湘黔互动”,探索区域协作传播新路径。郴州市开展“镜藏新风尚·婚启幸福光”新型婚育文化主题摄影大赛。湘西州组织“家庭健康乡村行”宣传服务活动,巡回乡村向广大群众普及健康及优生知识。长沙宁乡市举办“父出真爱 育见未来”育儿好奶爸PK赛,倡导夫妻共担育儿责任。郴州市、长沙市、株洲市、邵阳市、汨罗市、安仁县、苏仙区、桃江县、衡山县等多地为青年交友婚恋搭建高质量平台,举办相亲活动和集体婚礼活动。
三、坚持系统推进
——壮大宣讲力量。重点培植年轻化、多样化宣讲队伍,以青年骨干、志愿者、专家为主力,打造专兼结合、层次多样、覆盖广泛的新型婚育文化宣讲团。每年举办省级青春健康与家庭指导员培训班,培训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等内容,参训人员覆盖省、市、县、乡、村(社区)五级计生协工作人员、骨干会员,以及高校师生、社会工作者等,全面提升宣讲队伍覆盖面与专业水平。
——修订村规民约。推动将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纳入村规民约重要内容。长沙、永州、益阳等地将“倡导适龄婚育”“拒绝高价彩礼”“共育家庭责任”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长沙市计生协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制定婚育文明条款,推出《新时代婚育新风倡议书》;永州市新田县将“提倡适龄婚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性别平等、责任共担、代际和谐”纳入村规民约;益阳市计生协清理和修订2000余条与当下婚育政策不相符的村规民约、自治章程、宣传标语等,推动村规民约在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构建新型婚育文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注重工作协同。将新型婚育文化建设与青春健康教育、家庭健康、生育力保护、优生优育相结合,谱写婚恋、生育、养育“交响曲”。协同推进青春健康教育和“家庭健康促进行动”,将生殖健康、家庭观教育纳入校园课堂与社区讲堂,通过“成长之道”“沟通之道”等课程提高青少年婚育素养。依托“向日葵亲子小屋”等阵地,普及婚前检查、科学备孕、母乳喂养等健康知识,让健康婚育理念走进千家万户,把好孩子出生第一关。立足“大人口 大健康”工作格局,举办“健康知识进万家”“好家风•健康行”等主题活动,弘扬爱国爱家、向上向善、尊老爱幼、和亲睦邻、夫妻和谐的良好家风。
四是打造服务品牌。围绕生育困难群体,创新开展“好孕相伴”公益品牌行动。筹集800余万元公益资金,累计帮助818个不孕不育家庭圆“生育梦”。牵头成立湖南生殖健康与生育关怀技术联盟,吸纳省妇幼保健院等28家具备辅助生殖技术资质的医疗机构为成员单位。引导各成员单位参与“早孕关爱”行动,成立“早孕关爱中心”,创建生育友好医院,在倡导尊重生育婚育理念、维护女性生殖健康、助力提升人口生育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体现社会担当。
(来源:湖南省计划生育协会综合处 胡争妍)